Accepted ! 青大计科学院学生团队用代码敲出绚烂的生命主旋律 !
AC主旋律
本周人物
十二月
刊
2020-12-11
♪
AC主旋律
从0到1AC
“进入创新实验室,除了对成绩的要求,便是要有较高的编程能力。”王俊皓说,“提升编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刷题”。进入创新实验室之后,他们看到学长们在ACM上取得的成就,心中羡慕不已,这枚种子便开始发了芽,他们的目标更明确了——加入校ACM集训队。
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(简称ACM)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,吸引着全球各大顶尖高校的学生参加。大一的暑假,在学长们的引领下,他们决定留在学校里,和创新实验室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、刷题。经过选拨和考核,凭借着优异的成绩,三个人都顺利地进入了集训队。
校ACM集训队的学长每周都会布置一套题,周末再讲解,以此来巩固知识点;老师会不定期组织比赛,指导集训,提高大家的积极性;集训队队长也会经常组织大家进行训练,主动去网上找题目。
在计算机的世界里,0代表无,1代表有,从0到1的过程,他们十分享受并且乐在其中。
校集训队队长赵心治,善于归纳总结,他的原创博客有一千一百多条,在CSDN里排名两千多,拥有43万+的访问量,都是满满的干货,同时,他还会创作一些好玩的代码,贪吃蛇、给人脸图片戴口罩等,“谁说程序员不懂浪漫?”
王俊皓平时比较活跃,可一旦进入学习状态,他就会特别专注,几个小时都不会分神。而且他做题的思路特别缜密、有条理,是队里公认的“智多星”,经常能想到题目里的关键点,思维很开阔,有极强的创造性。
左一兵性格内敛,踏实细心,面对不熟悉的人时,会有点腼腆,但他的学习、编程能力都很强,成绩在院里数一数二,写代码也很稳当,极少出bug,脑子里有一套完整的体系,属于“人狠话不多”的类型。
在集训队经过了半年多的训练,赵心治主动出击,结合各自的优势以及对彼此的了解,他向王俊皓和左一兵提出了要一起组队的想法,三人一拍即合,便组成了AC主旋律团队。
1+1+1>3AC
在组队后半年,团队迎来第一次ACM比赛,如何培养默契成为了AC主旋律的首要问题。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模拟正式赛的氛围,一起组队刷题,不断磨合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来。
在博知楼401实验室,为了更好地营造ACM比赛时的氛围,学院把两人组的机位改成了三人。编号为4、5、6的机位,是AC主旋律训练的地方。
在下午一两点的时候,照在地上的阳光还特别明亮,而五个小时后再抬起头,刺眼的阳光已经褪变为夕阳的斜晖,每一缕阳光都记录了他们奋斗的身影。左一兵回忆起那些在那里加训的时光,“每当这一刻,我就觉得这一下午很充实,心中也憧憬着此刻的努力可以换来赛场上的闪耀。”模拟比赛现场是他们团队训练重要的一个环节,一场下来就用了5个小时。
三个独立的个体组成一个团队,不仅需要培养默契,同样需要互相包容彼此让步。
他们偶尔也会因为一些题目的算法解法或者训练方法起争执。组队初期,队长赵心治规定每人每天都要刷一定量的题目。王俊皓觉得应该多刷一些题目,这样可以见识到更多的题型,也能提升自己的代码能力。左一兵更倾向于不固定题目数量,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对题目进行整理总结。
队长赵心治笑着说,“三个人,或多或少都会有点不一样,这时候就要站在对方的立场,考虑他们的感受。”三人性格温和,每次产生这种良性的争执,常常通过交流就能讨论出适合队伍的最优解。
通过前期的努力与坚持、团队的合作与磨合,他们迎来的是漂亮的比赛成绩。王俊皓坦言,“我们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,所以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”每个时期的努力都为他们以后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比赛荣誉看起来亮眼,但背后却是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作为铺垫。
谈到最令三人感到高兴和激动的比赛时,AC主旋律三人的回答是首次拿到银牌的ACM亚洲区域赛上海站。由于之前的比赛也发挥得不够理想,如果这场比赛不能拿到银牌的话,就只能无缘于亚洲区决赛了。这场比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。
当时所有人都将这场比赛当成了最后一场,破釜沉舟背水一战。每个人都顶着压力,进行了充分的准备。但是比赛前期由于题目比较新颖,导致开题就非常的不顺,不断卡题。
尤其是比赛中期,遇到了一道题使得他们的思路一度走进了“死胡同”,赵心治和左一兵对着某种算法钻起了牛角尖。但是三个人并没有放弃,仍然在积极思考,努力交流沟通想法,功夫不负有心人,沉默了很久的王俊皓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恰好是题目里的核心点,三人忽然茅塞顿开,你一言我一语,便推导出了完整的解题思路,速度AC了这道题。
两百多行的代码被码了出来,并且一次通过,这三位青大学子攥紧拳头,激动地喊道:“终于过了!”最终,他们拿到了银奖第六的好成绩,并代表青岛大学拿到了亚洲区决赛的入场券。“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,这种三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冲刺的感觉是永生难忘的。”赵心治感慨道。
三个人对于ACM竞赛的感受错综复杂,既惋惜于与金奖差之毫厘,却又感谢ACM给他们带来的改变。因为ACM而走到一起的三个人,既深入地学习了更多的专业知识,培养了优异的编程能力和思维逻辑,也让每个人知识互补,每个人可以精而深地研究某一专项内容,而非泛而浅的了解,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团队的实力,也让他们三个人产生了1+1+1>3的效果。
创新实验室的指导老师杜祥军评价道:“他们三人知识体系全面,个人能力突出,作为一个团队,互补性强,协作意识浓厚。”优秀的人聚在一起,会产生更加优秀的效果。
经过层层面试,每个人根据拿到的offer以及综合自己的情况,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保研到浙大。这也许是一种注定的缘分吧,使得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并肩同行。在谈到AC主旋律这个团队是否还会继续走下去的时候,三个人都点头并表示,既然有了去同一个学校的机会,就会一起去尝试更多的东西。不只是局限于竞赛,会更多地涉及一些工程项目、科研任务。
在他们三人眼中,AC主旋律是幸运的。可是,“努力,才会遇见幸运”,团队的不懈努力、精诚合作才是他们在这条荆棘之路上幸运的原因。今天,他们身上耀眼的光芒,都来自那泥泞但充满热血的过去;我们能看到他们眼中的未来,那是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未来。
封面 / 李珊珊
采写 / 陈美燕 任建荣 冷暖
图片 / 陈美燕 由受访者提供
编辑 / 陈美燕
审校 / 王迎新 周莉娜 覃梦婕
责编 / 魏喆吉 魏小平